徐霞客“登黃山,天下無山”的感嘆以及后世流傳的“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已將黃山的奇特、壯觀概括的淋漓盡致,黃山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安徽一張獨特的明信片。
9月19日工程設備部組織團建趕赴黃山,首先參觀了‘老街’和‘徽商大宅院’,對于老街的印象不太深,但知道李榮浩寫了一首同名歌叫老街。在這里,古老的街巷,雕花的門簾,喧囂的小販拼湊成一幅熱鬧的畫面。相對于老街的熱鬧,‘徽商大宅院’卻顯得非常的幽靜,亭臺樓閣、廊橋水榭、學院祠堂應有盡有,處處體現著大戶人家的富庶以及對禮儀的尊崇。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坐纜車直上黃山玉屏樓,即便當日不是節假日,山上也是人山人海。幸得天工作美,陽光云海,美不勝收。即便是在纜車上看黃山還是那樣壯觀美麗,因為海拔的關系,山頂樹木沒有那樣的茂密,但是裸露山體卻和松樹融合的那樣自然。山頂偶見幾朵淡淡的云,飄飄浮浮,游弋不定,而遠處的云像是被迫擊炮轟過似的冒出無數浪花,風把云弄得千變萬化。這時已經不知用什么語言才能形容這樣的美麗,也許文字的東西在大自然面前總會顯得這么蒼白無力。
玉屏樓下迎客松最為著名,這是黃山的一大景觀,無數風景畫、油畫都有它的身影,想要有個理想的拍攝位置那真是要等上好久好久。而最高峰蓮花峰每五年才會開放一次,想著奧運才四年一次呢,我們豈不非常幸運,它的海拔1864.8米,登上蓮花峰,四周山脈一覽無余,真正體驗到“一覽眾山小”的壯闊。山上的石頭更是千奇百怪,突兀的山尖坐落一塊‘天外飛石’,這還是電視劇紅樓夢開篇的取景地呢,又走了一會導游開始介紹說這里的石頭是一個兔子那里是烏龜的尾巴,細看一會便覺得像了,周圍的人說這樣有想象力的啊,我覺得分明是一個沖出拳頭,像是在說‘哦了’!
在不同角度、時候、季節看到的黃山都是不一樣的,鄧小平爺爺在他75歲時游黃山,等到我75歲再游次黃山那真是好極了。
下山時經理倡議我們步行下山,既然是團建就當作一次拉練,那是非常累的,將近60歲的何哲龍師傅居然健步如飛,近8km的下山路一個小時不到就下去了,著實驚呆了我們,說明平時鍛煉身體真的非常重要。這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雖然累,但走過來之后我們團隊的關系似乎更加緊密了。
黃山,說不清你到底是哪里好,我想沒看過你的人不會明了...